局部作用的经口吸入药物制剂该如何进行BE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02:18:10
目前,我国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一阶段针对的口服固体制剂采用BE为终点的评价方法具有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大多数口服固体制剂是通过药物吸收进入全身循环而发挥作用,因此使用药代动力学方法来确定全身作用药物BE研究是常见的。但是对于局部作用的药物,由于它们的作用是将药物传递到预期的局部位置,而不依赖于全身循环。因此局部作用药物的BE应考虑使用其他替代方法。
经口吸入药物(OIDP)产品,包括干粉吸入剂(DPI)、定量吸入剂(MDI)和雾化剂。与传统剂型不同,大多数吸入制剂被设计为局部作用于肺部,并且其药物传递不仅仅是或者直接依赖于全身循环。找到能够检测到局部药物传递潜在差异的临床相关生物标志物是具有挑战性的。此外,大多数经口吸入的药物产品是复杂的,其处方和装置的结合增加了BE建立的复杂性。
为局部作用的OIDP建立BE标准一直是世界各地监管机构面临的长期挑战。目前,仅有有限的几个国家监管机构出台了BE研究标准指南,并且各国监管机构的BE标准还存在一些变化。本文结合四个监管机构,即澳大利亚治疗药物管理局(TGA),加拿大卫生部(HC),欧洲药物协会(EMA)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出台的经口吸入药物BE指南和发表的文献资料,通过图表形式梳理了经口吸入药物,主要是局部作用的OIDP的BE国际指南的异同点。
- 上一篇:医药行业机会显著
- 下一篇:这个故事告诉你尿酸高是怎么回事